健康科普

抗生素溶媒的合理选择

  静脉滴注抗生素类药物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途径。能否保证抗生素安全、有效、及时地使用于患者,不但要从药品的质量抓起,而且也要从溶媒选择、配药操作、用药速度等各方面严加保证,其中能否正确选择溶媒对药物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但是,有些医生对药物的理化性质并不十分了解,使用抗感染药物时凭经验用药,对溶媒的选择不太重视,下医嘱随意性很大,随意选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实际上这些液体的pH值有很大差别。
 
  《中国药典》规定:
 
  5%葡萄糖、10%葡糖糖注射液PH为3.2-5.5(临床上所用的葡萄糖注射液为防变色,其PH常调在3.8~4.0),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为3.5~5.0.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为4.5~7.0,复方氯化钠注射液PH为4.5~7.5.

  抗生素类药物性质多不稳定,都有一定的PH范围要求,临床医务人员应选择适宜的溶媒,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1.β-内酰胺类
 
  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水做溶媒。
 
  2.青霉素类
 
  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使之分解加速,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溶于葡萄糖液(pH=3.5-5.5)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因此,严禁将碱性药液(碳酸氢钠、氨茶碱等)与其配伍。
 
  3.头孢霉素类
 
  头孢拉定在氯化钠注射液中,常温25℃、4~5h内稳定,含量保持在95%以上,但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分解速度快,配伍使用不稳定,必须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时,应在2h内滴完.头孢地嗪在10%葡萄糖、5%葡萄糖、含糖盐水配伍输液时,随着时间推移,颜色可变深,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25~35℃下,6h含量低于90%,所以输液时应做到现配现用.头孢噻肟钠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pH小于4.05)亦产生白色混浊。
 
  4.大环内酯类
 
  临床常用的此类抗感染药物为乳糖酸红霉素,其5%水溶液pH为6.5~7.5,即其水溶液在pH7左右时较稳定,PH大于8或小于4易水解失效,若直接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无机盐类溶液溶解会产生沉淀。一般以0.3g加6ml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溶解时如出现乳状不溶解物,是因浓度过高,加注射用水即可澄清,再加入适量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静注或静滴。
 
  5.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pH4.0~6.0)的作用受pH值影响较大,其在pH8.5时抗菌效力比pH5.0时约强100倍,因此0.9%氯化钠注射液可作为庆大霉素静脉给药的溶液.也可在5%~10%葡萄糖注射液内加入0.6~2ml 5%碳酸氢钠以提高溶液PH值,增强疗效。但庆大霉素的毒性也随之增加,此时应相应减少庆大霉素的用量。丁胺卡那霉素(PH6.0~7.5)极易溶于水,其注射液在室温下较稳定,药液变成微黄色不影响疗效。但其稀释液应在24h内用完,其最适宜的稀释液是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
 
  6.四环素类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含有氯化钙,其钙离子可与四环素络合,使四环素降效,故四环素不宜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静滴,可选不含钙的葡萄糖溶液做溶媒。
 
  7.氯霉素类
 
  氯霉素PH为6.5-8.5,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制中,与酸性药液混合易产生混浊或沉淀,故适宜在生理盐水中静滴。
 
  常用抗生素溶媒选择
 
 
  注:
 
  NS:生理盐水注射液:GS:葡萄糖注射液:GN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由于药物与药物之间、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临床医务人员若只按当天病人所需的大输液进行抗生素类药物溶媒的选择,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容易选错溶媒,造成抗生素类药物理化性质改变,发生降效或水解的现象,使抗生素类药物起不到治疗作用或造成不良后果,延误治疗,重者引起内脏器官损害,甚至休克、因此,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必须注意选择合适的溶媒,才能使抗生素类药物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药剂科:柳婷婷    审核:詹琪
预约
挂号
病历
邮寄
微信
订阅
订阅号
微信
服务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