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为什么接种狂犬疫苗后还会发病?

        最近,大家被九岁小孩被狗咬伤未接种狂犬疫苗身亡的消息刷屏的同时,是否还记得另外一条消息-——华商网7月19日的报道,西安32岁的龙女士被流浪犬咬伤踝部,及时到医院清创、接种疫苗后,仍然在23天后发病,在受伤后第28天,也就是预计接种第5针疫苗的那天,患者因狂犬病合并呼吸衰竭而死亡。
 

        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大家都后悔、伤心不已。每一人都是一个家庭中无可替代的一员,每个人的离去,都让家人无法接受。
 
        狂犬病的病死率100%的是最大的恐怖特点,而狂犬病可以预防的认知,会让每一个家庭悲愤的同时也陷入长期的追悔和内疚中。那么、既然采取了积极措施,为什么仍然没有避免悲剧的发生呢?撇开这一个例,我们谈谈为什么接种了狂犬疫苗仍可能发病的可能原因。
 
        我们知道,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发生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应最大可能的尽快处理,包括首先要进行的是伤口处理;然后进行主动和被动免疫接种,也就是使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或者抗狂犬病血清。
 
        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同等重要,不可以互相替代,而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也是不可替代、不可互相弥补的;任一环节没有处置好,都可能导致预防失败。所以说,狂犬病的可防可控是基于上面的几个环节而说的。从理论上,如果发生预防失败,肯定是至少有一环节没有做好。
 
        我国《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规定,一级暴露可以不予处理;而二级以上暴露就要规范处理。
 
        该指南对于II级暴露的定义为:1.裸露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III 级暴露是指(1)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2)破损皮肤被舔舐;(3)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4)暴露于蝙蝠。这种暴露方式的分级好多要取决于当时接诊医生各自的肉眼判断,这就给了接诊医生权衡的空间,造成一些差别,一些就诊者也认为只要不出血就没有问题。  但是这种分级判断很重要,二级暴露和三级暴露的处置是有明显区别的:三级暴露需要给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否则就会有免疫失败的可能。
 
        对于各级暴露伤口处置不可忽视。如果伤口判断为二级或以上暴露后,首先是伤口处理。处理包括对每处伤口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以及后续的外科处置。而伤口处置的最佳时机应该从暴露后立刻就开始,如果能立刻找到肥皂水,哪怕是清水开始冲洗伤口,都会降低感染的概率。这些处置没有做好,会影响预防效果,而且不是后来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能够弥补的。
 
        发生免疫失败,大家最容易怀疑、最担心的是疫苗质量问题,事实上,自从前些年山东省疫苗事件发生后,政府进行了严格的处理,现在疫苗都是统一配送,不存在可能导致问题的那些中间环节了,所以说,疫苗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还有一个问题,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到底有没有接种?
 
        疫苗研究的资料表明,接种疫苗后7-14天可以产生足够的抗体,14-28天体内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所以从理论上说,对于绝大多数人,及时接种疫苗是可以保证成功预防的。但是如果侵入身体的病毒数量多,或者暴露部位神经分布密集(例如手、外生殖器),靠近中枢神经(例如头面颈部)等的三级暴露,暴露后接种疫苗最大的缺点是,不能保证时间上来得及,这种情况下,大家最好不要心存侥幸,最好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和免疫球蛋白的使用。这些被动免疫制剂起效迅速,即刻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其有效保护期短,一般在2-4周左右,而由于同时注射了狂犬疫苗,2-4周之后,疫苗所诱导出来的抗体就可以起到保护任务了。
 
        所以说,由于狂犬病100%的致死性,被貌似健康的动物咬伤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生暴露后尽快进行伤口处理,同时评估暴露级别,进行疫苗接种和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三者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不可心存侥幸。
 
病历
邮寄
微信
订阅
订阅号
微信
服务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