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胃不适,或许提示慢性肝病发病
冬春交际,气温变化不定,人体的抵抗力变弱,各种疾病也跑来凑热闹,比如慢性肝病。市传染病医院肝病四科主任高玉金主任表示,“发生在肝脏的疾病可以分为慢性和急性,慢性肝病就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
高玉金主任说,慢性肝病是对一类疾病的统称,肝病的病因不同,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结局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慢性肝病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肝功能反复波动,迁延不愈;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呈现慢性纤维化;病情发展的最终阶段均为肝硬化;都需要进行保肝和抗纤维化治疗。
高玉金主任强调,慢性肝病发病隐匿易被忽视,当出现一些常症状时可能就要引起注意了:首先,最常见的就是容易疲劳和胃部不适,容易被忽略,也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病。其次,一些隐匿性肝硬化患者,在出现肝硬化之前,没有感觉到明显不适,也没有进行常规的体检,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发展成为肝硬化。此外,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恶心,腹胀、黄疸,尿黄等症状,他建议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不要耽误治疗。
明确肝病后应正规治疗,肝组织学检查是金标准
据介绍,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要对症,主要以保肝护肝恢复肝功能为主要目的,进行一些抗病毒、抗肝纤维化药物、免疫调节治疗和抗肝纤维化药物的治疗。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患者没有接受正规治疗。
对于这样“不听话”的患者,高玉金主任是连连摇头。“大家都听说过肝病三步曲吧,即从肝炎到肝硬化到肝癌,是一个隐匿的病变过程,虽说目前的技术和药物都没有办法使乙肝彻底治愈,但能有效稳定病情,将体内的乙肝病毒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那么发生肝硬化、肝癌和各种肝衰竭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高玉金主任称,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在肝功能检查后,发现肝功正常或慢乙肝转氨酶正常了,就认为自己无需再接受治疗。事实上,这种认识非常片面,有些患者甚至都发生了肝硬化。“较完善的说法是,肝脏组织学病变轻即炎症小于G2,纤维化小于S2才是不需要治疗的标准说法。”
高玉金主任建议,那些转氨酶正常或轻微升高,病毒载量特别高,或者年龄大于30岁,特别是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应尽早做肝穿刺即肝组织学检查,以明确是否需要治疗,避免拖延,贻误治疗时机。因为一旦硬化极难完全逆转。
防治慢性肝病,日常生活中需做好个人防护
慢性肝病发病隐匿,有一些肝病还会传染健康人群,对于这样的情况,不少市民表示了担忧。高玉金主任介绍说,许多人抱着“病从口入”的理念去想肝炎,不敢和患者同桌吃饭,但实际上,乙肝是血源途径传播,完全可以日常接触,比如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等都是安全的。
高玉金主任强调,对于没有乙肝抗体的人群,最好接种乙肝疫苗。为保持较高的保护水平,建议在完成全程接种后,每隔三至五年自费加强一剂乙肝疫苗或甲乙肝联合疫苗。此外,不要到不正规的小诊所接受注射或输血,如果不小心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针或其它锐器刺破皮肤,应尽快科学处理伤口,并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高玉金主任建议,家中或周围密切接触的人中有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群,日常做好个人防护,不能共用牙刷、剃须刀、水杯,最好施行餐具分开处理,并定期对洁具餐具进行消毒;患有乙肝或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要做好孕前检查。分娩后立即为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起到阻断作用。新生儿出生满7个月和一岁时,还要做乙肝检测,如果乙肝抗体产生了,宝宝的乙肝疫苗就免疫成功了。另外,日常避免口对口喂养,不亲吻孩子,这样宝宝不会被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