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龙)
一、背景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是肝硬化的重要原因。有效抑制 HBv 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廷缓或阻止代偿期肝硬化向失代偿期的进展,减少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门静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延长生存期。
二、流行病学与自然史
全球死于肝硬化的患者中约 30%为乙肝肝硬化。慢性 HBv 感染进展为肝硬化的 5 年累积发生率约为 8%~20%。肝硬化的年发病率约为 2.1%,病毒复制活跃者更高。慢性乙肝进展为肝硬化还包括其它危险因素如:免疫状态 (反复或持续的免疫清除)、男性、年龄 >40 岁、嗜酒、合并丙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病毒复制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较为普遍。约14%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由于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出现肝衰竭。每年约有 2%~5%的代偿期患者进展为失代偿期;20%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确诊后 5 年内进展为失代偿期,而 10 年后则高达 60%。病毒复制与否与进展为失代偿期密切相关。患者常出现因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脾功能亢进、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死亡风险明显增加。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84% 和 14%。无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都有进展为原发性肝癌(HCC)的风险。而HBV感染是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老年、男性、肝病严重程度、ALT 水平、随访期间病毒复制活跃、病毒基因型、病毒突变、丙肝或丁肝病毒重叠感染、饮酒和黄曲霉素暴露等。
三、临床诊断
1: 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应依据临床表现、肝功能(如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血液学(如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影像学(如肝脏边缘不规则、肝实质颗粒样、门静脉内径增宽、脾脏增大等)、内镜检查(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和非创诊断技术等。
失代偿期肝硬化常伴有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常规影像学技术如CT、超声显像等可发现典型的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征象,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体征,临床易做出诊断。
2.存在 HBV 感染的证据:检测HBVDNA定量有复制。
四、乙肝肝硬化的规范性抗病毒治疗
总体治疗目标是通过长期最大限度地抑制 HBV,阻止疾病进展,延缓和减少失代偿期肝硬化、HCC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治疗指征
1.代偿期肝硬化:决定是否开始治疗的唯一因素是HBV DNA 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 水平无关。也就是说只要 HBV DNA 可测,即使ALT正常,就要治疗。提倡尽早、积极的抗病毒治疗。
2.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只要 HBVDNA 可检出,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若HBV DNA 检测不出时,建议用国际公认的高灵敏方法复查确认是否存在 HBV 复制。
(一)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α和核苷(酸)类似物两类。
1.干扰素α类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是否应用于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有争议。因其不良反应、耐受性及可能引发的肝功能失代偿等问题,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非常慎重。
2.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 (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 和替诺福韦酯(TDF)。大量研究均表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肝硬化患者,不仅可获得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应答和组织学改善,而且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肝脏功能及晚期肝病的严重程度,提高生存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考虑到肝硬化长期治疗的需要,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建议首选强效和低耐药的药物如 ETV、 TDF 的单药长期治疗。
(二)治疗随访中应重点监测病毒复制状况、耐药风险、抗病毒治疗安全性、肝功能、彩超等。
安全性监测
抗病毒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线粒体毒性,包括肌病、肾毒性、神经病变、胰腺炎、脂肪肝、巨红细胞症、高乳酸血症、乳酸酸中毒等。因此,应定期监测肌酸激酶、肾功能、血磷、淀粉酶等指标,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更换其他核昔(酸)类似物治疗。
耐药监测
用药应避免低耐药基因屏障药物的单药序贯治疗、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加强对医务人员抗病毒治疗耐药预防和管理的教育。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一旦出现耐药信号,如病毒学突破、病毒学反弹和生化学突破等,应尽快进行耐药基因位点检测。因一旦耐药发生,不仅使已取得的治疗获益丧失,还有导致肝脏病变急剧恶化。对已确认的耐药,应及早进行挽救治疗。
针对肝硬化失代偿时,常合并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应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至专科医院规范化的综合治疗。